202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等入围******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2月3日,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候选项目均为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最终确定32项参评,包括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沂水跋山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河北尚义四台遗址、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等。国家文物局表示,推介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按年代早晚排序)
1 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2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
3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
4 河北尚义四台遗址
5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
6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7 山西兴县碧村遗址
8 陕西西安太平遗址
9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10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
11 河南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
12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
13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14 陕西韩城陶渠遗址
15 山东临淄南马坊大墓和车马坑
16 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17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
18 广西合浦望牛岭汉墓
19 湖南桑植官田遗址
20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21 陕西西安隋唐长安城朱雀大街五桥并列遗址
22 吉林珲春古城村1号寺庙址、2号寺庙址
23 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
24 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
25 浙江杭州净慈寺遗址
26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27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28 广东佛山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宋代窑址
29 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址
30 山东元代济南王张荣家族墓地
31 湖北武当山五龙宫遗址
32 陕西靖边清平堡遗址
国际最新研究:天空强力激光能制造虚拟避雷针转移电击路径******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最新发表一篇物理学研究论文称,朝向天空的强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种虚拟避雷针,转移电击路径。这项发现可能为重要基础设施如发电站、机场、发射台等寻求更好避雷方法开拓了道路。
激光避雷针工作中(图源:TRUMPF公司Martin Stollber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该论文介绍,迄今为止,最常见的避雷设施是富兰克林避雷针,这是一种电传导金属杆,能拦截雷电放电并将之安全导入地面。作为虚拟、可动的“避雷针”,射向天空的激光光柱可能是一个替代方法。使用强激光脉冲引导雷击的想法之前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到过研究。然而此前尚无在野外实验性展示激光引导雷击的成果。
论文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和法国国立高等先进科技学校奥瑞莲·霍沃德(Aurélien Houard)与合作者一起,2021年夏季在瑞士东北的森蒂斯山进行实验,探索激光是否能引导雷击。一台大型汽车大小的激光器被安装在一个电信塔附近,每秒发射多到达千次脉冲,这个塔每年被雷击约100次。在雷暴活动期间激光器运作了超过6小时。
激光避雷针工作中(图源:TRUMPF公司Martin Stollber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论文作者观察到激光转移了4次上行闪电放电过程,使用雷电产生的高频电磁波来定位雷击位置证实了他们的观察;增加雷击时的X射线暴检测也证实了转移引导成功。其中一次雷击被高速摄影机直接记录下来,表明它沿激光路径行进了超过50米。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的这项研究发现拓展了大气中激光物理学的认识,或有助于开发新的避雷策略。(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